医院特殊待遇5近日成为社交平台热议话题,某三甲医院被曝为VIP患者提供私人厨师定制餐食,每日菜单由营养师单独设计,甚至包含龙虾、牛排等高端食材。事件经患者家属拍照上传后迅速发酵,单条微博转发量突破3万次。
VIP病房服务细节曝光
据网友"健康观察者"发布的照片显示,该院国际医疗部病房配备独立厨房区域,穿白色制服厨师正在处理食材。餐车上的银质保温罩印有医院LOGO,与普通病房的塑料餐盒形成鲜明对比。院方宣传资料显示,此项服务需额外支付每日800元服务费,但不在医保报销范围。
记者实地探访发现,这些病房日均费用高达5800元,除餐饮服务外,还提供24小时外籍医生待命、专属停车位等12项特权。护士站配置智能终端,患者可通过平板电脑随时点餐,后厨接到订单后45分钟内完成制作配送。
医患资源分配争议再起
医疗改革专家张明远指出,这种现象反映部分公立医院创收压力下的畸形发展。2023年卫健委数据显示,全国三甲医院特需服务收入平均占比已达17.8%,而基础医疗设备更新资金缺口却超过40亿元。某省医保局工作人员透露,曾有患者投诉使用普通医保卡被引导升级特需服务,存在违规套保嫌疑。
北京协和医院原副院长李伟民认为,适度开展特需服务有助于留住高端医疗人才,但必须守住两条红线:不能挤占基本医疗资源,不可影响急诊救治效率。目前上海等地已出台规定,要求特需病房占比不得超过总床位数的10%,且不得设置在急诊、ICU等关键区域。
网络舆论两极分化明显
在抖音相关话题下,支持方认为市场经济下优质优价合情合理,有网友晒出自己花费12万元享受VIP服务的经历,称赞"比五星级酒店更专业"。反对方则制作对比图,显示同医院普通病房患者家属只能在走廊打地铺,获赞超50万次。微博发起的投票显示,67%参与者认为公立医院应回归普惠属性,28%支持市场化分级服务,5%表示说不清。
医院特殊待遇5事件持续发酵,卫健委宣传司工作人员回应称已注意到舆情,将结合群众投诉线索开展专项检查。值得关注的是,涉事医院官网已悄然撤下"尊享餐饮服务"的宣传页面,但被网友保存的缓存网页仍在社交媒体广泛传播。